无奈,孟恢只好先行进城禀告老皇帝。
当得知先锋营就在城外,却不愿意受降时,南孟国朝堂上掀起轩然大波,不少人都觉得乾人是不想让他们投降,打算等大军赶到后屠城。
一时间,恐慌在整个铁河城上方蔓延。
好在没等这种舆论进一步发酵,项羽在第七日领大军赶到。
他在沿途占领城池,留下兵马驻守,还要收拢南孟国溃兵,因此只带了一万余人轻装赶来。
当得知宁飞雁只围而不攻时,他不由得会心一笑。
“宁将军,还是个忠厚人啊。”
一旁的荀青峰也不由得感慨道。
按理来说,宁飞雁完全可以自行入城受降,这样就能将灭国之功抓在手中。
而作为本次南征主帅的项羽,虽能以统帅之名分润到些许功劳,却无法与灭国之功相提并论。
如今,宁飞雁自觉让出这等功劳,无疑是投桃报李。
毕竟若无项羽在后方坐镇,迅速平定各地,南孟国内还真有可能掀起叛乱。
随着大军赶到,此战也终于来到最终阶段,只等明日一早,南孟国皇帝领文武百官出城献降。
此时,距离大军出征不过短短十日时间,整个南疆战事便迅速终结。
“若陛下得知,定然龙颜大悦,我等也算不负皇命。”
荀青峰只觉遍体舒畅,作为南征副帅的他几乎没出什么力,却能分润到灭国之功,将来稳进枢密院当个一方大佬。
可以说,荀家在他这一代将彻底腾飞,一举成为大乾军方新贵。
……
皇宫之中,当得知项羽来到的消息后,老皇帝长长舒了一口气。
不止是他,在场许多重臣都轻松下来,心中仿佛有重石坠地。
对方只带了一万余人前来,明显不是强攻姿态,而是来受降的。
“大乾将领如此团结,是朕所羡慕不来的。”
老皇帝孟经若有所指,叹息一声道:“朕若有这般班底,何惧大乾乎?”
这话明显是给自己找补,不少大臣都嘴角抽搐。
想当初,三国共同攻乾,兵力猛将远胜乾军,还有上界仙师相助,也没见能建功啊。
左相良茂才上前一步,规劝道:“陛下,如今城外不过三万余人,若以禁军之力,未必不能将其歼灭。”
“若能擒杀乾人主帅,局势逆转之下,又有各地勤王之师,定能重整山河。”
铁河城作为南孟都城,是有八万禁军存在的,若明日假借献降之机,一举擒杀乾军主帅,南孟国还有救。
闻,老皇帝陷入沉默。
三皇子孟绪也开口劝说道:“父皇,不可投降啊!”
“禁军还在,南方等地也还有我们的军队,哪怕这些人都没用,我们也应当守护祖宗疆土,拼死一战!”
投降是八皇子一手主导的,又与乾人早有往来,哪怕投降后,八皇子也能得一场富贵。
可他却什么都没有,又一向与主战派交好,投降了还能有他好果子吃?
孟经有些疲惫地摆摆手:“就这样吧,朕乏了。”
“父皇若允准,儿臣愿率禁军在城内设伏,定让那项羽人头落地!”
“请父皇允准!”
孟绪浑身颤抖,猛地跪在他面前,瞪圆了双眼。
“若有一丝一毫的机会,朕又岂愿投降呢?”
孟经无奈地看着这个儿子,脸色苍白道:“可就算袭杀了项羽又如何,乾人还能再起十万大军,大乾皇帝仙法有成,甚至能御驾亲征,我大孟又有谁去抵挡呢?”
“你退下吧。”
孟绪还要再劝,却被他挥手打断,当即就有几名甲士上前,将三皇子请出大殿。
左相亮茂才亲眼看见这一幕,明白皇帝心意已决,无论怎么劝都不会再动摇。
一滴清泪从浑浊双眼滚落,他缓缓放下拐杖,一点点褪下那身相国官袍,叠放在地,又将官帽置于其上。
“臣不堪重负,请辞归去。”
说完,不待孟经反应,便拄着拐杖战战巍巍离去。
“相国这是何必呢,朕也想做中兴之主,不做亡国之君,但天命不归大孟啊!”
身后,传来老皇帝带着委屈的哭腔。
但一切和他已经没有关系,都不重要了,他缓缓走在皇宫御道上,没有丝毫留恋。
这位侍奉了两朝天子的大儒,天下文坛领袖,决定